永州日報訊(通訊員 何珣 羅強強 唐寧)近年來,新田縣堅持黨建引領,激發“干部敢為、地方敢闖、企業敢干、群眾敢首創”精神,賦予“南有新田”精神新的時代內涵,探索鄉村振興“新路徑”。
砥礪“干部敢為”品格,探“命題”之旨。出臺《新田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“紅領示范·連村聯創”行動實施方案》,領導干部先行先試,為全縣122個鄉村振興幫扶村演示“示范動作”。充分利用中國光大集團、市級相關單位和縣級職能部門100余項政策,整合資金2000余萬元,提質示范點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和農村生活設施。全縣106個縣直屬事業單位、10個省市派駐單位的363名干部和職工,組成122支工作隊開展精準幫扶。依托“硒鍶新田”公用品牌、“三味辣椒”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優勢資源,謀劃優勢產業和“新田制造”品牌。
扛起“地方敢闖”擔當,謀“破題”之策。黨旗領航,行紅色發展之策。金陵鎮依托“小源會議舊址”紅色資源推動鄉村振興,被列為省鄉村振興示范創建鄉鎮。黨旗領跑,行綠色發展之策。中山街道創建“黨建+蔬果”產業示范片,輻射帶動周邊9個村走精品蔬果發展道路,東升村和黃沙溪村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。黨旗領創,行金色發展之策。新圩鎮全力打造“黨建+煙稻輪作”示范片,煙葉和富硒稻谷成為該鎮推進鄉村振興的“田園芯片”。
激發“企業敢干”豪情,尋“解題”之法。全縣整合涉農資金,完工項目565個,實施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項目和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45個,投入各類資金4.7億元,著力培育“一主一特”硒鍶主導產業。推進“黨建引領、助力千企”和“百名干部聯百企”行動,為農業經營主體送政策、送人才、送科技、送服務。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農村延伸,新建農產品產地倉儲保鮮冷鏈設施12處。培育農民合作社1000余家、家庭農場300余家、種糧大戶600余戶。推動農業企業開發研制的“酵素豆腐”“新田三味辣椒”產品獲得第23屆中國中部農業博覽會“金獎”。東升農場采用現代化種植技術,發展富硒有機蔬菜,成為首批粵港澳大灣區“菜籃子”基地。
釋放“群眾敢首創”智慧,行“答題”之道。全面推行鄉村振興月例會,召開村組談、屋場會,把民間智慧集中起來。全縣200余個行政村積極開展陳規陋習整治、“星級文明戶”創建等活動。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建設鄉村“寶貝小屋”“閱讀小屋”“直播小屋”“醫生小屋”,撬動群眾愛心“大力量”,助力鄉村振興。全縣100余個兩新組織把推進鄉村振興作為組織活動大平臺,1000余名兩新組織成員常態化開展“鄉村振興·助農生產”等志愿服務活動3000余次,涌現出多名湖南省“最美河湖衛士”“學雷鋒最美志愿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