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州日報訊(通訊員 蘇宇嘉 段誠仁)為打好防范化解風險阻擊仗,全力服務打好“發展六仗”,祁陽市將閑置的“三資”轉變成產業、財源、資本,全力穩增長、防風險、保民生,推進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。今年以來,祁陽市盤活國有資產資源37.7億元,實現低效閑置資產資源處置收入4.3億元。
壓實責任。祁陽市結合實際,擬定盤活“三資”的相關責任清單和文件,壓實各單位責任。印發《祁陽市2023年國有“三資”清查、處置與管理改革工作責任清單》。
清查核實。上半年來,祁陽市對國有資產清查處置工作開展“回頭看”,進一步核實國有資產是否遺漏。通過清理核查,分別摸清土地房屋、實物資產、林地、水資源等資產資源的數量、面積。
鎖定目標。在掌握國有“三資”情況后,將目標鎖定在閑置、低效資產上。對于清查出的閑置房屋土地、車輛設備、國有資源,先評估盤活的可行性,后制定計劃和方案。組織教育局、住保中心等單位分別對閑置的教學樓、老舊直管公房制定盤活方案。1至6月,配合自然資源局辦理行政事業單位不動產證83本,完成測繪和權調工作383宗。
分類盤活。按照科學分類、高效處置的原則務實選用四類處置方式。對于閑置資產先考慮利用,例如高新區通過回收利用、評價倒逼等做法,近三年累計盤活園區閑置和低效土地1936畝、廠房16.2萬平方米,新增年產值40余億元、年稅收近1億元。難以利用的資產考慮出售處置,今年上半年成功掛牌潘市鎮、七里橋鎮等多個行政事業單位的閑置房屋、閑置車輛、閑置辦公設備等資產,取得資產處置收入3122萬元。出售企業國有資產中低效閑置房屋5460平方米,實現資產處置收入3697.2萬元。短期市場不好、出售效果不佳的,短期內再次掛牌時不降價,確保國有資產價值不流失。